艺考摄影不同焦距摄影镜头的表现功能 - 浙江艺考网 - 浙江省播音 编导 表演艺术类考试门户网站_网址www.91yikao.net

浙江艺考网官方公众号

     http://img.lingimg.com/attachments/date_201809/071eb3a9141f005683132a95d4abe3d9.png

    关注浙江艺考网了解浙江艺考资讯扫一扫

浙江艺考培训机构


     

当前位置:首 页 >> 浙江摄影艺考>> 编导艺考网>> 文章列表

艺考摄影不同焦距摄影镜头的表现功能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31 15:23:08   浏览次数:1619

 

 
 
笫三节 不同焦距摄影镜头的表现功能

从上面不同焦距摄影镜头的造型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摄影镜头不仅可以模仿人眼的视觉效果而真实记录影

像,同时为摄影师刻画人物性格、展示环境特征、烘托气氛、突出重点提供了有力条件,这也是摄影镜头

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艺术作用。
一、短焦距摄影镜头的表现功能
(1)由于短焦距摄影镜头的造型特点是视角大,所以,它适合于拍摄具有多层景物的远景和全景画面,不

需要把摄影机机位拉得很远就可拍到剧情所需的全景或中景。现代影视拍摄中为了节省开资,一般在比较

小的实景中或摄影棚里的布景前拍摄,短焦距摄影镜头可弥补布景或实景不够宽阔之不足,若再配以仰俯

角度,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短焦距摄影镜头有利于表现宏伟的群众场面、辽阔的田野、壮观

的建筑以及复杂的纵深调度等多层景物的场景。但由于它的影像放大率较小,一般不用作拍摄近景、特写
(2)利用短焦距摄影镜头透视效果强的造型特点进行是摄影师进行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当用外反拍角度

拍摄两个人物的对话镜头时,在景别不变的情况下,用短焦镜头可比标准摄影镜头拉开两个人物的空间距

离,进而表现两个人物心理上的隔阂。
美国影片《毕业生》中男主人公和他父母、亲友在一起的镜头用的是长焦距摄影镜头,以表现长辈们对他

的关心,相反,他和罗太太在一块儿“鬼混”的镜头用的是广角镜头,暗示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是“

鬼混”而已。
(3)用短焦距摄影镜头近距离拍摄人物肖像时,能产生特殊的透视变形效果,近而表现人物不同的心态、

情绪。

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有话好好说》中的人物形象,绝大部分是用短焦距摄影镜头近距离拍摄,使人物的

鼻子变大,耳朵变小,拍半侧面时,又使靠近镜头的一只眼睛变得过大,充分表达了影片中人物扭曲的、

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德国影片《马门教授》中也有不少场面和镜头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比如马门被捕、

马门的女儿遭同学们无端地围攻等场面,歪歪斜斜的主观镜头,都是变形的,暗示希特靳上台后,似乎一

切都失去了常态。前苏联影片《雁南飞》号称诗电影,其摄影风格是有名的情绪摄影。情绪摄影不以真实

再现为目的,摄影机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参与剧作。比如,女主人公微洛尼卡因爱情上的挫折受到单位领

导批评后欲寻短见,在铁路线上狂奔,用广角镜头拍摄她的特写(演员自己抱着摄影机自己拍),有意用

失形的肖像夸张地揭示她此时此刻的悔恨、悲痛的心情。电影《寻枪》中也有类似的镜头。
(4)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相比较,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既能突出主体人物,又能显示环境特点,因此用

广角镜头拍摄人物近景,既能看清人物面部表情,又能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从而达到以环境烘托人物、

说明事件内容的目的,同时说明人物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增加事件的真实性。比如,记者在澳门

回归仪式上的现”ǖ溃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既看清了记者的面部表情,又看清记者背后环境,这是新

闻报道中常用的手法。
故事片《公民凯恩》中的近景,几乎全部用广角镜头拍摄的,其用意是以环境-豪华的住宅来烘托主人公凯

恩的内心空虚。
电影《英雄》中也有类似的镜头。

5)广角镜头近距离可完成偷拍、抢拍、抓拍的任务。由于广角镜头视角广,景深大,不看寻像器、不对焦

点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图象,这对偷拍十分有利。新闻和专题摄像中,拍摄现场很乱、人物众多的场合,记

者可以用双手举起摄像机,采用估计对焦和取景的方法拍摄,这样被摄对象不易觉察,就很容易进行偷拍

。偷拍不仅可用于阻止拍摄的场合,而且在故事片中也经常使用。偷拍的镜头画面真实自然。但不是什么

都可以偷拍,要注意把握分寸。另外,在运动摄影中,用广角镜头拍摄可得到十分稳定的画面。如果摄像

机的抖动量相等,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晃动会十分显着,而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的画面晃动会减弱。

因此,在新闻摄影中用肩扛或手持拍摄时,尽量用广角镜头拍摄,才能保持画面稳定(尤其是固定画面)

,这也是摄像师的基本功。
(6)利用广角摄影镜头景深大、透视效果强的特点,用于表现纵深空间效果。画面中的影像一部分清晰(

比如主体清淅),而另一部分模糊(比如背景模糊)形成虚实对比效果,造成虚实美,这是一种常用的方

法。而景深镜头(整个画面全是清淅的实像)也是一种表现方法。
例如影片《公民凯恩》中,为了强调纵深空间效果,用广角镜头拍摄,使主体、前景和背景均在景深内,

并形成较大的影像透视效果,在强调纵深空间的同时,也突出了主体,同时交代了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画面内容更具有真实的效果。

(7)广角摄影镜头
可用于影视作品中的特技摄影。由于广角镜头的景深大、透视比大,在拍摄特技模型时(动态或静态)具

有特殊用途。在影视作品中有些特技场面是在拍摄现场完成的,比如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大量的模

型镜头全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拍模型取得逼真效果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低角度(仰角)、慢动作(高速)

和广角摄影镜头。
另外,在表现运动方面,由于广角镜头对纵向运动的被摄对象的速度有夸张作用,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特性

强化纵深运动的速度感,比如,用于拍摄汽车和人的前后追逐等场面时,用来加强速度感并渲染惊险气氛


二、长焦距摄影镜头的表现功能
(1)如果要表现小件物体的特写,如眼睛、校徽、戒指等,或表现远距离被摄物体的特写时,短焦距摄影

镜头便无能为力了,这些任务只能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来完成。由于长焦距摄影镜头具有视角窄、影像放大

率大的特点,它可以把远距离的景物拉近,如要拍摄人物眼睛的特写,或某一细节,刻画人物内心情绪时

,长焦距摄影镜头具有了特殊的功能。在拍摄
实践中,有些被摄对象距离较远,不易于接近或者根本无法接近,只能用长焦距摄影镜头调拍,如体育比

赛、飞禽走兽、太阳的特写、河流中航行的小船、森林中的猛兽和某些爆炸场合、战争场面或新闻事件等

。另外,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摄影中,为了
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尤其是一些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让演员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长焦镜头远距

离调拍演员在群众中的表演,使演员不注意摄影机的存在以获得十分逼真的表演效果。比如影片《秋菊打

官司》中很多镜头都是这样拍摄的。在纪实节目中,偷拍、调拍已成为有力的创作手段。
电影《英雄》中也有类似镜头。


(2)因为长焦距摄影镜头的景深小,除主体以外,前后景都处于模糊状态,可以把不可回避的杂乱背景处

理成虚像(处于景深之外)或者选择背景中比较“干净”的部分进行拍摄,以减少杂乱背景的干扰,达到

突出主体的目的。


如影片《原野》中,白桦林里男女青年相见一场,除了主体人物以外,背景和前景都极度虚化,特别是前

景中的树叶,虚化成色彩缤纷的色块,形成一种特殊的美妙的韵味,有力地表现出了男女之间的情意。电

影《英雄》的类似镜头。

另外,用长焦距摄影镜头远距离摇摄快速运动的物体,造成跟拍效果,不仅突出了主体,同时也增强了被

摄体的动感。

(3)利用长焦距摄影镜头透视感弱,压缩处于纵深空间的被摄对像之间的空间距离的造型特点,可以把多

层景物和人物压缩在一起,加强画面拥挤、堵塞和紧张的感觉。
如影片《大阅兵》中,摄影师用长焦距摄影镜头稍俯的角度拍摄官兵军训的场面,使整个画面丰满而富有

紧张的情绪,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长焦距摄影镜头在外反拍角度拍摄两个人物对话的场面,在景别不变的情况下,可比标准摄影镜头更拉

近两个人物之间的空间距离,用来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可以把太阳和人的特写拍摄在一个画

面之中。长焦距摄影镜头对空间压缩的造型功能可使狭窄的空间得到正常再现或强化其狭窄的气氛。


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中,男主人公小林费“侔阒苷鄯值搅郊涔房,表面上是楼上楼下,实际上是楼

梯过道改装的,显得十分狭窄,创作人员为了真实再现小林过于狭窄的住房,用长焦镜头拍摄,加以逆光

处理,强调了拥挤、狭窄的住房条件,从而深化了主题。电影《英雄》中也有类似镜头。

电影《黄土地》中的主要内容是窑洞,窑洞比较狭窄,若用广角镜头拍摄,势必把窑洞拍的过于宽敞,这

样就会失真。而用长焦镜头和标准镜头只能拍到一个角落,拍不成全景,很难拉开机位。为了解决这一矛

盾,摄影师想了一个办法,在放机器的一边挖了一个洞中洞,将机器放在小洞里,这样就可以用较长焦距

的镜头拍全景和中景,真实地再现窑洞的真实环境。有的摄影师不了解镜头的造型特点,在狭窄的环境中

用广角镜头拍摄,结果环境表现的过于失真。比如在小卧车里用广角镜头拍摄,不仅环境失形,人物也失

真。
(4)利用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还可以把握画面的视觉节奏。我们知道,运动是影视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

是影视艺术的生命。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横向运动的物体时,前后景在画面中变化快且虚,横向跟摇运动

物体,可以获得横向跟移的效果,增强画面的视觉节奏感,表现紧张、不安和欢快等情绪。


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招弟给先生送蒸饺一场戏,用长焦距摄影镜头跟拍,不仅增强了

画面的视觉节奏感,表现了主人公当时紧张、不安的复杂情绪,也使画面失去明确的空间方位感。电影《

英雄》中的镜头。
而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被摄体的纵向运动才能增强画面的视觉节奏感。如拍摄战场上的厮杀或互相追逐

的场面多用这种方法,表现出紧张的节奏和气氛。相反,用长焦距摄影镜头处理纵深调度,用广角镜头处

理横向运动,则可减弱主体的运动速度感,好象停步不前一样,从而减缓视觉节奏。
如影片《毕业生》中最后一场有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场面,用长焦距摄影镜头纵向拍摄主人公跑向教

堂的一段,人物好像原地跑步一样,虽然视觉节奏好似减缓了,但却给观众造成了更加紧张的情绪。
(5)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可完成焦点转换技巧。焦点转换又称动态焦点,就是在同一个镜头里面根据表

现内容,前后变动焦点,以达到调度、转移观众视觉重点的目的。比如拍摄甲乙二人的对话,甲离镜头较

近,而乙较远,当甲说话时,把焦点调在甲上,此时甲是清晰的,而乙是模糊的,相反当乙说话时,把焦

点调在乙上,此时,乙清晰而甲是模糊的。焦点转换有两个条件:一是景深小,二是被摄体之间的纵向距

离要大。如果没有纵向距离的差别,尽管用了长焦距摄影镜头也不会获得较明显的焦点转移效果。

美国影片《毕业生》中表现母女二人(罗太太和莲)只用了一个镜头,而且用了这种技巧:镜头开始母女

均在画面之中,利用焦点移动,先让观众看清年轻的女儿,然后将焦点移到站在门口的母亲身上,这时女

儿的影像模糊,观众只能看清她母亲了。这种技巧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创作者的用意,即前后的因果关系

:女儿突然明白了,原来她的男朋友(宾)的情妇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6)画面中的景物焦点有虚有实是正常的,虚焦画面是指整个画面没有焦点,没有一处是清晰的,从技术

上讲是废品。但从艺术上讲,焦点不只是成像的技术手段,而且已经成为营造画面形象的造型手段。图片

摄影称为“模糊语言”,比较早的运用它进行创作。影视摄影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这种“模糊语言”进行表

情达意。如病人刚去掉眼睛上的绷带,视觉还不能正常观看的效果,画面全部虚化。全部虚化的影像也是

一种抽象的表现,它可以形成梦幻般的感觉。晚间拍摄某些较亮的光源时,有意把焦点偏移,使每个光源

都变成晃动的光斑,这种抽象的影像能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当然这种虚化的效果只有长焦距摄影镜头

最为明显,焦距越长,效果越明显。无焦点画面是一种造型手段但不能过多使用,精确恰当地使用才能起

到应有的作用。电视剧《一地鸡毛》中最后一集的结尾用了虚焦画面,表现主人公小林的一种幻觉用的比

较成功。画面内容是现实时空中的小林,与幻觉中的小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用视觉形象深刻揭示了小林

此时此刻复杂的内心活动。

(7)长焦距摄影镜头常常用于拍摄人物肖像,故又称作“人像镜头”。大多数电视节目,尤其是纪实性节

目,应该是以再现人的视觉感知为基础的,任何变形效果都会影响纪实效果。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的画面

不变形,能正确还原人物的本来面貌,除此之外,它还有柔化影像(图像)的作用,可以把人的面部皮肤

表现得柔嫩。美国好莱坞的明星时代有一条不可愈越的规定,拍明星近景和特写时必须用时75mm以上的长

焦距摄影镜头。现代影视对人物的造型虽然不以美人照为目的,但在一般情况下,拍人物应以不变形为主


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有这样的镜头。

8)由于长焦距摄影镜头的景深小,特别是在物距较近、光孔较大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用长焦距摄影

镜头拍摄时应力求焦点准确,防止出现虚焦画面。而长焦距摄影镜头视角窄的特点使得用长焦距摄影镜头

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颤动都将会引起画面的抖动,因此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时尽量运

用三角架支持摄像机,在没有或无法用三角架的情况下,肩扛摄像机拍摄时尽量利用依托物,稳定住身体

或手臂,在拍摄过程中尽量屏住呼吸、使左右臂和右肩肌肉放松以保持摄像机的稳定。
总之,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功能。摄影师要充分掌握这些功能,根据内容的需要,

创作出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来。
三、镜头进光
当光线直接照到镜头的第一个镜片时,画面相应产生一串彩色的“光斑”,随着镜头的移动,光斑在画面

中的位置不断变化,这种现象叫镜头进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眼的视觉是无法看到的。在传统的电

影摄影中这种现象被认为是摄影师的失误,后来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人们已将镜头进光认为是一种表现

手法,是摄影师进行画面创作的艺术手段。
在电视摄影中,由于起初使用的摄像机是用摄像管进行光-电转换的,让镜头进光拍摄将会灼伤摄像管的靶

面,造成摄像机的损坏。当摄像管由CCD代替以后,镜头进光将不会损伤摄像机,这样镜头进光的现象就被

广泛应用于电视摄影的造型艺术中。如现代摄影中的一些武打片、风光性的专题片和MTV中常常采用镜头的

进光的现象造成一种神奇的、美妙的和梦幻般的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给观众一种美的感受。
镜头进光的效果虽然是一种很好的造型效果,但不能多用滥用,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而慎重地选择,使它很

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镜头进光的效果、光斑的大小和形状与光线照射镜头的角度和光学镜头的结构有关

。而光环数量的多少决定于组成镜头的镜片数的多少,组成镜头的镜片数越多,光环数越多。高倍数的变

焦镜头,进光效果能形成一大串象冰糖葫芦的效果。
四、覆膜
我们知道摄影用的摄影镜头都是由若干片透镜经过粘合而成的。起初的镜头只是简单的粘合,但那时镜头

的成像质量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影像质量,减少各镜头

之间介质表面的不必要的杂乱的反光,在镜头玻璃表面涂有一层蓝色或黄色的镀膜,叫覆膜。镜头覆膜能

够减少光线损失,提高镜头的纳光能力,消除眩光,加大画面反差,提高影像的清晰度。早期的镜头覆膜

是单层单色镀膜,膜层是蓝色的,对彩色的再现有一定的影响。现代高质量的摄影镜头都采用多层镀膜,

增加黄色镀膜层,这样不仅平衡了画面色彩,减少了紫外线的影响,而且提高了色彩饱和度和表现能力。

从画面效果来看,镀膜的镜头和未镀膜的镜头的主要区别在于画面的强光部分:镀膜的镜头所拍摄的画面

强光部分有层次,清晰度高。而未镀膜的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强光部分白茫茫一片,画面没有层次和质感,

出现曝光过度和产生光渗现象。
高质量的有镀膜的镜头固然有用,但有时为了表现内容的需要,那些质量较差的无镀膜的镜头同样有用

如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有多处使用无镀膜的镜头拍摄。

该片摄影师凯明斯吉为了追求纪实效果,让影片看上去象一帮随军登陆的摄影师拍摄的,特意与

PANAVISION公司订做了一些去掉镀膜保护层的大光孔镜头,以便与40年代的摄影镜头相仿佛。去掉了镀膜

保护层,光线进入镜头后四处反射,于是反差和色彩变得很糟,影像看上去雾蒙蒙的,反而有一种“旧”

的感觉,使影片看上去更像资料片了

第三章
 

第一节 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

光是自然界生命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光是人们视感知的必要条件,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所

以能被人感知,全靠光的作用。
光是电视摄像的物质基础,也是影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光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影视艺术。
光在摄像艺术中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是指创作者有意识地用光来描绘被摄对象,来完成电视画面的造型任务

和艺术表现任务。会用摄像机,能够正确曝光,摄录出焦点清晰、色彩正确还原的电视画面,这在摄录机

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并非难事。然而有多少电视作品的摄像具有艺术性?
原因故然很多,但不会用光来造型,不会用光来描绘对象,恐怕是致命的要害。
光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曝光作用
在影视摄影中,曝光作用是光的基本技术作用。早期的电影、电视摄影用光,只为完成曝光任务。即使胶

片或摄像器件(摄像管或CCD)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以得到优良的图像的目的。摄像的作用就是把景物聚焦成像

,经CCD的光电转换作用,把光像变成随时间变化的电视信号。电视信号经过传输和接收就可变成可视图像

。这个由光电转换到电光转换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光的作用,这就是光的曝光作用。做为一个摄像工作

者,了解和掌握光的技术作用故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了解和掌握光的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作用。
2.光的造型作用
光是揭示被摄对象形态、体积、质地和色彩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光线照明形式可使被摄对象的形、体、质

、色产生丰富的变化:侧光照明易描绘对象的体积;平光照明易描绘对象的固有色彩;逆光照明则易描绘

对象的轮廓形态……
光还能使具有二维空间的画面造成三维空间效果,利用光的分布和明暗对比表现画面空间,利用大气透视

表现画面空间深度关系都离不开光的作用。
摄像人员通过对光的选择和布置,利用光影可以真实地再现时间概念。
一部影视作品,摄像能做到正确曝光,色彩还原好、影调层次丰富,能表达不同物体外部特征,是摄像用

光的基本任务。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应用光体现对作品(艺术类节目)的艺术构思,完成光的艺术表

现作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09©2015    浙江艺考网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8014583号-2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