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表演教学之动物模拟的三个步骤 - 浙江艺考网 - 浙江省播音 编导 表演艺术类考试门户网站_网址www.91yikao.net

浙江艺考网官方公众号

     http://img.lingimg.com/attachments/date_201809/071eb3a9141f005683132a95d4abe3d9.png

    关注浙江艺考网了解浙江艺考资讯扫一扫

浙江艺考培训机构


     

当前位置:首 页 >> 表演艺考网>> 表演艺考网>> 文章列表

艺考表演教学之动物模拟的三个步骤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02 07:34:54   浏览次数:916

 

1、外部形象的捕捉与创作

  

    在动物模拟中人的视觉处于第一位,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事物的第一印象是形象,因此我们在做动物模拟练习时先要寻找外部形象,采用由外及内的训练方式,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进行静态模仿,比如:让每位学生进行“造型艺术”,要求他们塑造出自己心目中那一种动物的外部形象,相互观察,相互比较,看看那位同学创作出的形象真实可信,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讲出原因,为什么像?哪些部位像?怎样做就更像了等等问题,刚开始练习学生一般都容易羞涩,不自信,此时教师应耐心引导逐步让他们意识到艺术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全身心地投入,充分的发挥想象力,积极地展开行动,相互比较,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达到训练的目的。动物模拟训练是学生对于生活的初步观察,一般要求学生到动物园或有动物的场所,也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如:电视栏目《动物世界》、有关动物的影像资料、书籍、图画等各种手段进行观察与了解,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所要创作的对象,从而更好的进行艺术表现。

  

    在学生观察动物、模拟动物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这时第一个要求就是外形的“像”,通过观察动物的“神态、形体、感觉、行动节奏”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运用服装、化装、道具等一切外部手段帮助自己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学生进行“鸡”的模拟塑造,运用硬纸片剪成鸡冠、鸡喙、鸡爪子等,找橡皮筋进行固定,并且给这些部位染上相应的色彩,服装上也很有想象,自己设计了肥腿裤并用靴子进行很好的调整,上衣设计了类似于燕尾服似的披风,同时较好的使胳膊与翅膀进行协调,充分的调动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加之这位学生对于鸡叫声的逼真模拟和对于鸡行动时特有的外部动作节奏的捕捉与表现,同时又敏锐的把握住鸡傲慢的神态,完美地再现了一只公鸡的外部形象”。外形的“像”不仅可以让教师、观众感觉真实可信,相信眼前的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帮助表演者建立真实感、信念感,增强舞台适应能力,产生创作的欲望,同时较好的进行角色内心体验,揣摩动物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加松弛自信的在舞台上“当众孤独”的展开行动,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生活的感知力。

  

    2、“形神兼备”合理的组织舞台行动

  

   “形神兼备”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外部现象和内在本质,我们说一个人他可能外表看上去善良、朴实,但是他的内在却不一定与外表相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我们在进行模拟训练时仅仅靠捕捉到的外部形象、外部特征来进行角色塑造,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是无法达到角色创作要求的。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是随着不同的生活情景变化在发生着转变,外部形体动作与内心情感体验即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外部动作去窥视其内心变化,也可以通过体验内心情感来萌发外部动作。例如:在初次上表演课时,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大家面前作自我介绍,少数学生做得比较自信、比较流畅,但是大多数学生就会显得拘谨、紧张、胆怯,具体的外部表演形式是语言不流畅、眼神不定位、手脚乱动(比如:女孩子用手摆弄衣服下角、男孩子双脚在地面颤动,左右倒脚,身体晃动)等一系列外部表现形式,显示出对于这个环境的不适应,正是通过学生的这些外部动作细节从而了解了他们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感,我们称这种观察为由外及内,通过外形捕捉内心。另一种是由内及外,指通过体验内心情感来进行外部表现,也可叫做“内心外化”。例如:“某电视台进行的一次选秀活动,目的是为某部电视剧选出合适的女主角,当时舞台上有十二名女演员分别作了各自的才艺展示,此时评委给出一个题目《悲痛万分》要求演员通过内心感受做出相应的外部表现,此时几乎所有的女演员的表现形式都是昏倒在地上或痛哭流涕,或锤打地面有的甚至已经昏厥过去”。这些外部表现形式都是演员根据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而做出的外部形体反映,所以说对于演员内外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通过外部形体动作的模拟与表现去感受内心情感体验,也要真正的进入规定情境通过准确的内心情感体验合理得找出外部形体动作以及行动方式,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真正做到“形神兼备”完整的进行角色创作。

  

    在这个阶段的动物模拟训练,尤其要求学生不仅要准确的进行角色外部塑造,更重要的是通过外部模拟与塑造真实的感受角色的内心变化,对于规定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合理的、准确的寻找到自己的表现方式,组织好这一类角色的舞台行动。首先要求学生真正的去观察自己的模拟对象,细致的捕捉这一类动物共有的特征习惯,最好与之发生交流,以此来发现这类动物在遇到不同外界刺激时所做出的反应,如:“喂食、哄吓、驱赶以及它们同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嬉戏时的动作和反应”,不仅要观察动物的外部形状、习惯特征、行动方式,还要学会通过想象情态去体验这类动物与它那外部形状相适应的内在精神状态,从而捕捉住和感受到这类动物的神情、神态“模其形而拟其神”,丰富的想象力随着捕捉所模拟动物的特征时油然而生,从而能够更好的运用模拟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学生作业《一只流浪狗》,这名学生首先是准确的找到了自己所模拟动物的外部形态,运用化妆、服装使自己产生真实感与信念感。阳光明媚,这只狗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不一会儿开始伸伸腿,打个呵欠,慢慢的伸腿站立,抖抖身上的尘土,晃晃悠悠、悠然自得的散着步,找到墙根用鼻子嗅了嗅,然后抬起后腿撒了泡尿,并且没有忘记用后腿进行掩埋,走了几步开始犬吠,随即马上退了回来,像是遭到了哄吓,缩在了墙根,口中还不时发出阵阵的“哼哼”声像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不一会像是发现了什么,用鼻子在地上开始嗅,慢慢的压低身子,顺着气味传来的方向,在舞台上呈S型行走,迅速的找到一袋被人丢弃的食品,然后以最快速度叼起转身跑到一个掩体侧面,用前腿压住食品袋,疯狂的用嘴撕扯、嚼食,吃饱之后晃晃悠悠的回到自己的睡觉位置,懒洋洋的又开始晒太阳睡觉,像是在继续刚才没做完的梦。”整个表演学生大胆想象,在规定情境允许的前提下大胆行动,不仅解放了自身的表演工具——肢体,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调动了想象力,丰富了表现力,松弛而投入地进行角色创作,为下一步合理完整的组织舞台行动做好准备。

  

    3、动物模拟——拟人化的交流练习

  

    动物模拟的最终结果是为了模拟人物,塑造人物。通过捕捉模拟动物较为简单的外部特征和内心变化逐步过渡到观察、模拟、体验、塑造不同人物的外部表现形式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变化。在理解和掌握了“模拟与体验”这一表演创作方法后,寻找动物合乎自己逻辑的生活,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展开行动。拟人化: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体态、神情、性格等特征,而动物的这些特征有时又经常会在人的身上表现出来。如:“鹤立鸡群似的孤傲、獐头鼠目似的狡诈”等,在类型中寻找典型,从而达到塑造鲜明人物个性的特征形象,从角色出发在规定情境中合理的展开行动。

  

    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拟人化的表演展开交流,增强学生的舞台适应以及与对手交流时的反应适应能力,找到角色定位,找准行动目的,合理有效的安排行动方式,充分的调动想象力与表现力,通过外部的模拟与内心的体验,合理化的组织舞台行动,使作品具有故事情节及矛盾冲突,给角色富于个性、富于人性。例如:“《人与猴》这个作业学生大胆的富于猴人性的思维与智慧,整个作业没有语言,完全靠学生的形体模拟与舞台动作,配合丰富的表情和细腻的眼神来进行表演。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没事溜达到动物园的猴舍,坐在猴舍外一边看猴一边嗑瓜子,一只猴子也慢慢的爬到这个人的对面注视着他,此时“两个人”的眼神开始交流,人吃瓜子吃得津津有味馋的猴口水直流,人发现猴的这一状况后便把瓜子皮扔进猴舍,猴急忙捡起来塞进嘴里,可是却发现根本不能吃,很气恼得吐了出来,之后不停地在地上捡,可是捡起来的都是瓜子皮,于是非常脑火的开始“唧唧”乱叫,高兴的人哈哈大笑,此时人又开始试探着拿一些瓜子隔着栏杆送进猴舍给猴吃,猴慢慢的禁不起诱惑试着用手去拿,就在刚要拿到的时候人突然把手收了回来,猴子抓了个空,高兴的人又开始哈哈大笑,猴子又急又恼气得抓耳挠腮满地乱转,人又开始诱惑猴,反复几次,猴都没能拿到,此时一边是高兴到极点,另一边有气愤到极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出戏剧效果,经过几次后,猴慢慢失去兴趣,转身不再理睬人,而人还依旧乐此不疲的逗猴,把手尽力的伸进猴舍,此时猴突然转身迅速地从人手中抢到了瓜子,同时还用爪子抓到了人的手,疼的人“唧唧”乱叫,而此时的猴却高兴得“哈哈”大笑,猴终于通过自己的智慧得到了胜利果实。”通过这个作业鲜明地反映出了拟人化交流练习对于学生学习表演的帮助和作用,学生在进行动物模拟拟人化交流练习时,可以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内部想象力与外部表现力,通过人物关系的设定,有机的产生交流,提高学生对于舞台假定性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在舞台上达到应有的“真听、真看、真思考、真感受”,建立学生的信念感与真实感,在兴奋愉悦的前提下进行表演技能训练,松弛而又积极地进行艺术创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09©2015    浙江艺考网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8014583号-2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