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考中朗诵考试的专业要求及技巧 - 浙江艺考网 - 浙江省播音 编导 表演艺术类考试门户网站_网址www.91yikao.net

浙江艺考网官方公众号

     http://img.lingimg.com/attachments/date_201809/071eb3a9141f005683132a95d4abe3d9.png

    关注浙江艺考网了解浙江艺考资讯扫一扫

浙江艺考培训机构


     

当前位置:首 页 >> 浙江艺考资讯>> 杭州表演艺考>> 文章列表

表演艺考中朗诵考试的专业要求及技巧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07 20:27:52   浏览次数:944

 

   1.首先考查考生的口齿是否清楚,咬字吐词是不是清晰、真切,发音器.官是否正常,语音是否纯正,是否存在先天性的问题:如舌头比较大些,或其他发声组字器官的缺陷使得口齿不清;如严重的口吃、气包音、音包字等;或语音不够纯正:zh、z不分,J、z不分,x、s不分,q、c不分,将“是”念成“四”、“脑”念成“老”、“黄”念成“房”等。考官会针对一些考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出“语言模仿”、“绕口令”等即兴练习,来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检验他们在发音问题上的纠正能力。考生考试时应持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通过朗诵,审查一下考生在口齿条件上、在咬字吐词方面是否具备有可训练成为演员的基本条件。

 

  2.考查考生的声音:第一关就是听听你的声音,嗓音、吐字是否明亮、清晰,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连字都说不清楚的话老师是肯定不会要你的。并对考生的音质、音色、音量、音域等进行深入考查,权衡一下考生在声音上是否能达到起码的要求。考生声音可各有特色,但音质要好,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等。声音的本质比较好,听起来干净、悦耳、不高不低、松弛自然,又有一定的音量,这种声音条件就具备了入学的基本要求。

 

  3.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考生应具备透过朗诵的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表面,感悟文字语言深层意韵的能力,对作品中的事件、情境、情景、人物、论述等的表达与描绘能力。对所朗诵的内容,都能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声情并茂地表达。

 

  4,朗诵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考生如果朗诵得好,朗诵得自然、真实、感人,就会展现出考生作为演员素质的重要方面:想像力、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以及对人物的塑造能力等。

 

  5,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三试中,通过指定稿件朗读,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并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

 

  要想朗读好一篇文章,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循序进行。

 

  1.研读作品,明确主题

 

  研读就是带有研究性地去读作品。研究什么?研究作品的主题,即作品的中心思想。任何一个作品都有它的主题,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想通过文章告诉读者一件事情、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作品的主题。

 

  作品的中心思想需要朗读者来表达,所以,朗读者首先要找到并把握好作品的中心思想。

 

  2.具体感受,整体把握

 

  作品的中心思想或说主题不是抽象的一句话,而是通过具体情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一篇作品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不仅有骨骼,而且还有血、有肉、有感觉。我们朗读作品也不能只是把中心思想说出来就行,那样太枯燥无味了。我们必须把作者有声有色的情节描述,通过我们的有声语言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受众,让受众通过我们的朗读从中受到感染,明白道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朗读者就必须具有书面语言的感受能力,必须自己首先有感受。自己首先被感动,然后才能通过朗读去感动受众。但是,在自己感动并且进一步去感动听众的同时,别忘了作者和自己共同的使命,那就是向受众宣传道理。只顾感动的情节而不能自拔,朗读便成了舍本求末。因此,所谓“具体感受”,就是朗读者首先被感动;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在作品中心思想的支配下向受众表述其感人的情节和动人的描写。

 

  3.调动感情,确定基调

 

  作品的中心思想掌握了,具体感受也有了,这时就需要朗读者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一致,然后确定朗读时所要使用的语气和语调(即基调。关于基调,下面将具体详细地讲解)。

 

  4.反复试读,做好标记

 

  要做到“三读”:读准、读熟、读清。所谓“读准”,指的是对语音方面的要求,要规范标准;所谓“读熟”,指的是对语流方面的要求,要流利顺畅;所谓“读清”,指的是对表达方面的要求,要感情真挚,语意明晰。

 

  正式朗读时要精神饱满,积极主动,情气并用,放声表达。

 

  总的来说,说话是朗读的基础,朗读是说话的升华。我们只有在乎时认真、正确地把话说好,才能在朗读时落落大方,,声情并茂,感动受众,进而达到感染受众的效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09©2015    浙江艺考网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8014583号-2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