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翁源县尚同中学教育网 -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学教研>> 教学论文>> 文章列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者:黄淑珍   发布时间:2010-10-08 11:11:11   浏览次数:1604

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的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把素质教育贯彻于化学教学之中,使化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方面,自学能力又是其它能力发展基础。因而,自学能力更是当代中学生急需培养

和加强,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1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化学教学素质观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化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2、引导学生明确自学目标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渔”,终身受益。自学目标就是学生自学要达到的目的或程度,自学目标是有层次,分阶段实现的。

2.1 要明确总体目标

目标就像航行的目的地,没有了目的地,就没有了方向,更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学习也要有目标。如:学习化学,掌握常用的化学推理,初步形成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初步把化学与其它科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一个总体目标。

2.2 要明确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反映自学的不同阶段要达到的目的。跟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的内容中要求通过自学,与同学交流合作,归纳得出空气的成分,掌握空气、氧气两大类物质、氧气性质及制取的基本操作、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描述这一阶段目标。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准备

明确目标教师才能因材施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的放矢。长期以来形成的教与学的习惯,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容易,要大胆尝试采用新教法,在实施新教法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制订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自学习惯,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查等。

3.1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学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化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化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化学的兴趣。化学探究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又一个主战场。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探究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自学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2 协助学生制定自学计划

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又是毕业班,综合考虑实际、能自己安排的时间有限等,教师可协助有需要的学生制定自学计划。自学计划一般包括内容和进度两部分。自学的内容是由自学的时机和总目标所决定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确定自学内容。内容确定后便要制订自学进度,即在自己所能利用的自学时间里合理安排已经确定的自学内容。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制订进度时往往易操之过急,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制订计划、进度的关键指导原则是:联系实际,循序渐进。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制订和实施自学计划时务必联系自身实际,要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努力做到循序渐进。
3.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会自学的关键”,自学习惯是进行自学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想培养自己较强的自学能力,必须注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使自己的自学活动成为一种自愿的、规律性的、必需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自学积极性才会加强,自学效果才会明显。

3.4 引导学生及时与同伴交流,检验自学的质量
  
我们知道自学活动是自己独立进行的,学生在自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自学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每当一个周期或阶段结束时,自学者必须对自学效果进行一番检验。新的自学活动建立在原有的自学基础上,先前的自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自学活动。所以检验一个周期中自学活动的质量十分重要。自学质量检验,可以是学生通过诸如练习、做自测题、小组竞赛等方式自我测验,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检验。

4、尝试新教法,创造自学环境,引导学生自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好化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还要对化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并把它和实践相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满堂灌”,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被迫地学,很大程度束缚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化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化学的真谛。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互动式教法是我在教学中尝试的一种非传统教法,这种教法强调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解放了学生,给学生自学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化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气氛,使化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化学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且初中化学多以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到物质的性质、定律,这样的教学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的方向,为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对于没有危险性的实验,我让学生来演示,先引导学生自学,相互交流讨论设计好实验,让学生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的实验能否成功,而演示实验的同学则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也会让他终生难忘。实验后,再由学生评价,教师总结,这种由学生自学、交流合作设计、代表演示、学生共同评价,学生当主角,老师当配角的教学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他们交流合作,实践能力,使学生更乐于自学,持以自学。

4.1 创造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

当代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直以来,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剥夺许多孩子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机会,缺乏相互合作的经验。他们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缺乏集体观念。这些因素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因而教师就要有的放矢,想办法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和氛围。例如,硬件上,把教室的桌椅排成若干堆,让学生团团围坐,便于小组合作活动的进行。软件上,要不断让学生接触合作学习,逐步树立合作意识。例如,讲铁的冶炼原理实验时,由于利用的还原剂CO有毒且具有可燃性,为让学生知道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实验前先设计好如下问题:(1)实验前为何要先通入CO气体?(2)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还要继续通入CO气体?(3)尾气如不处理有何影响?(4)如何处理尾气?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思考并小组进行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合作交流中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新知,以后的每节课,教师都设计几次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久而久之,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的意识。

4.2 传授学生合作的方法, 激发交流欲望

上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形: 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却无从入手, 一点看不到合作的迹象。原因是教师没有及时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 使合作学习的环节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所以,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具体要求怎样, 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 准备一定要充分,讲得详细一些。 还应通过学生示范来增加感性认识。合作学习不是速成的, 一定要多给学生一些尝试合作的机会, 教师在每个小组旁边仔细观察、及时指导、及时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开始时不怕耽误时间, 只要学生掌握了合作的方法, 以后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4.3 跟据实际内容,采取合适的合作形式

在合作学习中, 我们一般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自愿结合合作三种方式:(1)同桌之间合作学习, 彼此体验学习过程。同桌一起学习, 比较快熟悉,有了“亲近”对象, 学生往往都愿意发表意见。青少年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而且可以相互启发, 学习效果比较好。如在讲氧气性质时,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细铁丝为何要盘成螺旋状?下端为何要系一根火柴?为什么等火柴即将燃烧完时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适量的水或细沙?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与其他同学的看法有何区别?学生实践了,有了表达的愿望, 思维就活跃起来。在相互说一说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了如何观察、描述的过程, 同桌两人还能相互启发, 观察起来比较细致、完整、全面。实践表明, 同桌的合作学习, 不仅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化学学习过程, 而且有利于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特点, 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在小组合作交流中, 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 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小组长不能只由一人担当,采用轮流制, 在小组讨论后, 每天尽量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这样, 可以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发挥。(3)自愿结合合作,自愿结合也就是学生自由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小组里, 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大, 由于学生大都选择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交流, 所以这种合作方式也最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4.4  选择恰当时机, 组织合作交流

   组织合作交流是学生很好的一种学习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选择何时让学生互动, 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呢? 我尝试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4.4.1学生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 开展合作交流。教学中, 往往会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 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4.4.2在教学重难点处, 组织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突破重难点,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地方,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时,可设计如下几个实验:(1)二氧化碳直接通入水中(探究指示剂的用法);(2)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3)少量二氧化碳通人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兴趣实验);(4)少量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5)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小组自主实验,观察记录现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可使学生互相启发, 互相交流,再归纳总结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4.3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 组织合作交流。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问题涉及诸多因素, 而个体思考却很难考虑周全, 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交流, 使思维发生碰撞,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往往使教学事半功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后, 可以较完整地归纳叙述,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互相补充, 互相启发, 不仅拓宽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总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互说想法,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让学生积极参与, 引导主动探索实践, 乐于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利途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19    翁源县尚同中学教育网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19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